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师德师风专题 >> 师德论坛 >> 正文

董鲁皖龙:专业化能否破解师德建设困境?

仁爱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理应成为中小学教师基本的职业诉求。然而现实中,一方面是舆论中广受质疑的师德缺失事件,另一方面是师德建设遭遇考核等方面的现实困境。   

如何理解师德?如何增强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今天在中国教师报主办、敬德书院承办的“敬德会讲”首次开讲中,与会专家学者就“仁爱之师与师德建设”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和探讨。   

师德失范现象的另一种认知

“教育投资重硬件不重软件的情况十分普遍,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瓶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去年在青海调研,发现即使是边远地区,学校的基础设施也有很大改善,但是师资缺乏、素质不高、留不住人才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在他看来,师德问题的根源在于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缺乏明确的认识,“体罚孩子是不是爱孩子?‘体罚’的存在往往不是师德问题,而是观念问题。”   

一次次师德失范事件在媒体上的快速传播,让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反思近年来师生关系发生的变化。“过去对老师是敬重、尊重,现在师生关系却出现了冷漠、麻木、对立,甚至世俗化、功利化的现象,师道尊严从何而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谢维和认为异化的师生关系直接动摇了师德的根基。   

“其实越是偏远农村地区的老教师,师德越受乡亲们的认可。反而是县城里的老师,为了挣钱,在课外开补习班,课上不好好讲,家长们意见很大。”由于一直负责县里的师德建设、考核工作,河北蔚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岳文华坦言,不少地方的师德建设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有一些是老师自己的问题,但更多的是体制问题。”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师德处处长黄小华则认为,部分教师有偿补课、收受礼金等行为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形象,“但是目前全国1400多万中小学教师,中西部地区差异很大,资质也参次不齐,在师德培养与考核上很难有统一的量化标准”。   

师德建设不能靠教师关门自省

在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校长任志瑜看来,师德建设不能关起门来让老师们自省,而应发起社会传递,“关键是提高仁爱表达的艺术性,让学生更喜欢,家长更接受”。   

师德高尚,似乎是教师的个体行为,但一旦出现师德失范事件,又将诱发社会公众和舆论的广泛关注和质疑。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认为,对教育的探索研究不应局限于教育界内部,在教育者与学习者的关系上,应立足于育人、树人,师德建设也是如此。   

“目前的师生关系的核心还是老师,学生的主体性不足,影响学生独立人格、交往文化的发展。应培育公平、公正、和谐、创新、探究的良性教学关系”尹后庆说。   

作为教育一线工作者,北京史家小学校长、特级教师王欢认为,师德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而是在真实的教育实践中体现出来的,“让学生愉快的学习,高兴的学习,是教师的使命和责任”。   

用专业化促进师德建设

“教师和医生是一样的,具有专业化、职业化的特点。学生把自己的精神生命交给教师,教师对一个学生的终生发展影响巨大,只有具有高度专业化水平的教师才能担当起老师的责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认为,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师德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学习、适应时代,弥合与学生之间的代际鸿沟,了解学生的变化和特征,在变动的世界中帮助学生适应时代、适应变化。   

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孟繁华认为,师德本身就是教师职业的专业要求。他提出应将师德考核纳入师范生培养中,从师范生招生、教师资格证考试开始,在入口处把关,选拔真正具有仁爱之心的人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   

也有一些教师代表提出了教学管理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十一建华实验幼儿园李晓静认为,很多教师是有情怀的,但是人太多了,面对一个班35个3岁左右的儿童,教师难免不着急。“师德建设应有相应的环境和条件上的支持”。   

黄小华建议,应将师德培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教育管理中,对老师多引导,而不是生硬的教育。   

谢维和则认为,德育是专业的基本要求,师德建设应从“敬”入手,由敬而爱。“但老师应先能实现‘道’,将知识传递好,将价值观扶正了,才能得到学生的‘敬’,也才能真正的爱学生”。(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董鲁皖龙)   

原载:中国教育新闻网 2015年11月04日   

热点新闻

通知公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