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物院学人 >> 正文

我的物院,我做主——访学校首届学生校长助理团

图片说明:在“校长温馨茶座”上,校长王旭东(左一)给八位学生校长助理一一颁发了聘书。这八位助理从左至右依次为孙安琪、王子元、武慧慧、李文君、周宇航、李敬楠、王妍语、黄剑基。

在我们的物院,有这么一个默默为大家奉献的团队——他们从学生的角度发现问题,从学校的高度思考问题,让同学们不再仅仅是被管理者,而成为学校建设的积极参与者,他们的身影时时穿梭于校园,这就是我们的学生校长助理团。

身负两责  身兼两职

自2012年6月我校首届学生校长助理团成立起,八位助理团成员们便开始积极与校领导及学生处老师沟通交流,很快制订出工作制度:每周工作时间不少于5小时,每两周1次例会,每个月至少有1个调研主题等。同时,肩负的使命感也驱使着这些满怀激情的成员不断前行,他们细心留意身边同学的学习生活,时刻关注着同学们对校园建设的不同看法,并扮演着两种角色:在作为学生融进同学们日常生活的同时,还肩负着搭建学校与学生沟通交流新平台的工作使命。他们及时收集同学们对学校建设发展的信息,分析总结成文字报告,直接向学校领导反映,并提交关于同学们切身利益的议案,协助校领导处理学生工作。

在广泛地和同学们交流时,他们发现,同学们提到次数最多的、最头疼的问题就是选课和实践周。面对这两个棘手的问题,校长助理团决定把它们当做“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

校长助理团通过公开面向全校师生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访谈式调查等方式,准确地了解同学们的心声,并认真分析了同学们对选课系统和实践周课程安排的意见,对不同年级的选课问题作出了详细的调研分析报告。

关于选课问题,校长助理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比如:简化选课系统,对班级干部进行选课培训;提升服务器承载能力,使网络系统不再频繁崩溃等。而对于每学期期末的实践周课程安排,校长助理团建议:各个二级学院可以改变授课方式,加强社会实践比重,丰富实践周内容等。

由于学校对选课系统和实践周方面的问题一直很重视,教务处在之前的调研中,也发现了相关问题,因而改革进展快速。学校对选课系统做出了调整,提高了服务器承载力,并在每学期开学之初对各班班长进行选课培训等。在即将实施的2013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周改革的力度尤其大,学生们不仅有集中的实践时间——为期四周的夏季小学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实践周课程。

助理团的不少想法与学校最终做出的关于选课系统和实践周的改革“不谋而合”,这也使校长助理团充满了信心——使同学们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积极参加学校建设,构建一个我们可以自己做主的物院。

“夹心饼干”  左右为难

万事开头难。虽然校长助理团竭尽全力服务师生,但毕竟刚刚成立不久,他们的职责并不为很多职能部门和同学所熟知,这也使得他们经常面临“碰壁”的尴尬。李敬楠说:“最难受的莫过于劳心劳力地付出,换来的却是同学们的谴责。”设立在空宿舍的考研自习室本是为考研同学提供方便,却因为占据空屋的问题引发了同学们背后的议论。“其实我们也明白众口难调的道理,但当时一心只为同学着想,换来的却是同学们的责怪,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

面对同学们的不理解,他们唯有用自己的工作成绩说话。他们在收集同学们的意见和问题过程中发现,很多同学对学校有所抱怨:学校为什么要晚上11点断电断网;浴室为什么缩短开放的时间;餐厅的饭菜为什么总是一成不变……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这些问题于学校而言,只需要一个决定就可以改变。但站在学校发展的高度来考虑,为了学校的长远发展,校领导显然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因为每一项政策的制定和落实,都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校长助理团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感觉供暖多一天无所谓,但实际上学校每天的供暖费用达上万元,虽然这些钱算不上是天文数字,但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作为学校一份子的我们,应该换位思考,学会节约、体谅和理解,这将为学校减轻很多负担。这也是校长助理团成员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收获最大的一点:懂得换位思考,多角度、全方面地看问题。

王妍语说,担任校长助理以来,“换位思考”对自己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之前,自己脑海中对换位思考的理解是:不光是为自己,还要为别人考虑。而现在,对她影响最深刻的就是为学校考虑。大学生们都处在20岁左右的青春蓬勃时期,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有时候又不是很全面,甚至有时候会出现过激的行为。但自从担任校长助理以后,她认为自己考虑的事情更多了,变得更加沉着冷静,这也将深刻影响到自己今后的生活和工作。

在逐渐熟悉工作的过程中,校长助理团也在成长着。虽然同学们总觉得他们有强大的支持力量,但在和各学校部门实际接洽的过程中却并不是事事顺畅。因为沟通方式或者问题解决本身存在难度,他们的提议时常会遭到相关部门的漠视或拒绝。但也正是这些磨练,使大家不得不一点点摸索,在执行中学会关注,执行后积极总结反思,努力协调各方的关系和利益,尽量做到每次调研的可行性高,能满足相关部门的实施要求。而且,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也让他们有了更大的勇气。孙安琪就提到,校长助理团这个平台给她们提供了很多与各位校领导、老师、同学谈心的机会,老师们也是悉心指导他们,倾听他们的烦恼。有一名助理说道:“头衔是虚的,但是做起事情来底气更足了。我们不当学生官,只当学生友。”

当了解到同学们反映教学楼饮水机坏损问题,助理团马上进行实地调查并及时将情况反映给后勤部门,在短时间内使原本被冷落在主教和二教的饮水机恢复使用。助理团成员在洗澡时注意到,由于防滑垫没有全部铺上,浴室出现过几起同学滑倒的事件。这一信息经助理团反馈后,后勤部门很快做了相应整改,洗澡区域重新铺上防滑垫。后勤部门对助理团的做法表示了感谢,并希望今后助理团能继续监督他们,使他们能够更周到地服务于同学……

尽管很多时候涉及处理的是一些小问题,但都和同学们日常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助理团依然做得认真谨慎。黄建基说:“与同学们的利益有关的事情都是大事,我们都会认真对待。”而这种高效率反映问题,并监督相关部门及时解决的机制改革,也使得助理团在服务师生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走出瓶颈  创新进步

随着工作的逐步开展,校长助理团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办事流程:他们一般会将整理好收集的问题交给校方,由校领导审核后直接针对各职能部门下发批文。

但校长助理团发现这种流程也存在很大弊端:这种逐层中转的模式无形中导致问题解决周期拖长,也使得他们的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当认识到这一问题后,他们主动提出希望可以直接向各职能部门反映问题,并设立监督各部门解决问题的反馈机制,这一提议得到了校领导和学生处处长季靖老师的支持。从本学期开始,他们利用人人、微信、流动办公等沟通渠道广泛听取同学们的意见,与后勤管理部门、教务处、图书馆等涉及学生事务较多的职能部门直接交涉。

虽然进行了改革尝试,但“摸着石头过河”的首届校长助理团仍缺乏经验,在沟通交流、问题反馈以及解决等方面依然出现诸多问题,使得工作的开展不是很尽人意。为此,他们在进行了反思后,决定“走出去”学习。

他们首先想到了前往安徽大学,这个全国开展学生校长助理工作较早的高校之一。2013年2月底,校长助理团抵达安徽大学,与安徽大学的学生校长助理围绕团队体制建设、运行机制、发展瓶颈、宣传开发等问题,进行了为期数天的学习交流。

返校后,他们积极改革工作模式,引进了很多新的制度和举措。比如: 4月初开展的流动办公制度,让同学们可以通过与助理团成员聊天的方式在三食门前向他们反映问题,成为与同学们沟通交流的一种便捷通道。他们完善了每月出版一刊的工作简报,分别张贴在宿舍楼、教学楼一层,并发布在助理团工作主页上,记录着当月助理团关注和解决的各类问题,使助理团工作更趋公开透明。另外,他们本学期设计并使用了全新的校长助理团logo、开发了微信公共平台,使助理团工作更加规范化。

收获成长  付出无悔

经过了将近一年时间的磨练,校长助理团的成员纷纷表示,这个以“贡献”二字为基础、为同学服务的小集体确实让他们学到很多。

周宇航提到,自己今年才是大二的学生,老被大家笑言“成功来得太早”。但面对其他七个人时,他认识到自己同学长学姐之间的差距,于是更加努力,在各方面提高自己的水平。他一直通过行动努力做到“在其位,就应当谋其事,尽其职”。

相比周宇航,借助校长助理团这个团队成长最明显、变化最大的非李文君莫属了。一年前,李文君相对比较内向。刚加入校长助理团时,她在与校领导沟通的过程中也会出现紧张的状况。但在一次次交流、一遍遍学习中,她逐渐掌握了说话的艺术,而婉转、刚柔并济足以形容现在的她。生活中她是个爱疯爱闹的姑娘,“但我在工作中完全是不同的样子。”她谈到,学生校长助理对外展现的是一个严肃的官方形象,自己在工作上,做事情一定要严肃,认认真真地为大家谋福利,让我们有存在的价值,不让大家失望!

结束语:在一年任期即将结束之际,经历了多番历练的校长助理团,依旧用 “付出无悔”这沉甸甸的四个字表达了对此项工作的热爱之情。同时,他们也真诚希望老师和同学们能够理解和支持学生校长助理团的工作,积极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成为物院的主人,真正响应“我的物院我做主”,为我们共同的物院大家庭的腾飞做出贡献!

(记者马晴、刘宝辉、刘若尧、古颜琦)

来源:《 报》2013年6月30日第262期2版登载

链接:http://bwu.cuepa.cn/ 校报在线第262期

热点新闻

通知公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