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物院 >> 正文

【现代教育报】关注特教 融入社会 战胜自我 共享奥运

关注特教 融入社会 战胜自我 共享奥运

关注北京特殊教育学校奥林匹克教育工作

本报记者 果海霞 张雪莲 李继君 文/摄

青春·微笑使者——北京第三聋人学校学生徐程程在“青春微笑迎奥运,和谐海淀做先锋”的青春微笑使者评选活动中带动全场观众用手语表演歌曲《微笑北京》。

    “编辑您好!我是通州培智学校的一名老师,我们的学生都是有智力障碍的残疾孩子,虽然他们的智商很低,但是他们同样渴望参与到围绕2008北京奥运会开展的各种活动的热潮中来。为了帮助他们了解更多的奥运知识,更深入地感受奥运氛围,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如召开奥运班会、参与社会实践等。我们希望您可以帮助我们宣传一下,让人们知道我们这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和大家一样关注着北京奥运。”五一前夕,编辑部收到这样一封感情真挚的邮件,发邮件的是北京市通州区培智学校年轻教师胡玉强。

据悉,在北京共有7585名残疾学生。虽然他们在肢体或智力上有着不同程度的残障,但他们也是2008北京奥运会特别是残奥会的小主人,同样渴望感受奥林匹克精神的熏陶。5月20日助残日即将来临,本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市各区县特教学校,了解在特殊教育领域内奥林匹克教育开展的情况。

日常教学 融会贯通

“素质教育与奥林匹克教育共同的目标就是要激发人的生命潜能,提升人的生命价值。”这是西城培智学校校长芦燕云的教育准则之一。芦校长认为,残疾学生虽然有着先天或后天的不足,但他们也有着自己的潜力,也是社会的希望。采访中记者发现,在各区县特教学校的系列教育活动中,老师们都非常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自立自强的精神,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待人接物、学会生活。

尽管学生们特殊,但学校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奥林匹克教育,北京市的特殊教育学校、培智学校、聋校等都在想方设法对学生进行奥林匹克教育,让学生们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奥运会、参与奥运会、得益奥运会。

西城培智学校开设了少先队“奥林匹克广播栏目”,通过栏目向学生们宣传奥运会、特奥会的相关知识,并带动智障学生用实际行动体验“节约回收、保护环境”的神圣职责。顺义特教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体育课、班会、校会等活动,进行奥林匹克教育和特奥教育,并鼓励各班进行班级文化建设,以达到美化校园环境的目的。通州培智学校的教师教学生们用软陶制作福娃、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会标等,还通过开展“特奥文明小使者”、“特奥文明之星”、“文明礼仪班”、“践行‘八荣八耻’在社区”等评选活动对学生进行礼仪常识的教育,加强教师、学生间的交往与互动,培养学生“我为奥运作贡献”的意识。

在特教学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过程中,社会各界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每周三下午, 的大学生志愿者们都会来到通州培智学校教孩子们做手工,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据张卫东校长介绍,中加学校、潞河中学、首师大初等教育学院的学生们也经常来学校与学生们进行交流。逐渐地,培智学校的孩子们不再觉得孤单了,孩子们知道在身边有很多人在关心、关注着他们。

让这些特殊的孩子学会表达、学会与人交往是特教学校奥林匹克教育的目标。西城培智学校的学生们自己编排的《我陪老外逛北京》节目就受到了全校师生的欢迎,有的孩子扮演外国人、有的扮演小学生、还有的扮演普通游客……经过反复的排练,孩子们可以用英语演完整个节目,家长们看到这一幕时都震惊了,因为他们从未想到过自己的孩子能背下那么长的英语句子,能说那么多的英语,留在父母心中更多的是安慰和欣喜。

走出校门 实践社会

“不仅要鼓励学生们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还要引导孩子们站出来展示自己,让孩子和家长都能感受到成功给他们带来的喜悦和自信。”这是所有特教战线老师们的心声。

顺义区特教学校的侯亚军校长向记者介绍了学生们自编自演的“情景剧”、“奥运童谣”等节目,虽然学生的表演简单、稚嫩,但记者在观看节目时仍深刻地感受到孩子们对北京奥运会的真挚期盼。“我们几乎每个月都会走出学校,让孩子们把情景剧带到社区、带到其他兄弟学校,带给企业、公司的叔叔阿姨们。”

当得知有幸成为“同心结”学校时,平谷特教中心校的学生们对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表现出了极大的关心。今年年初,在北京市歌舞剧院、北京京剧院专家的指导下,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学生排练了许多精彩的文艺节目,有聋生表演的京剧哑剧《武松打店》,舞蹈《福娃迎春》、《草原赞歌》,培智学生表演的诗朗诵《福娃》和歌曲《同一首歌》等。今年2月,孩子们慰问北京市第二福利院时为爷爷奶奶表演了这些节目,得到了老人的高度评价。“走出校门,让这些身体残疾的孩子们接触社会,展示自己优秀的一面,同时也让社会上的人了解这些特殊的孩子,包容他们,理解他们。我们的节目都是围绕奥运会和‘同心结’活动设计的,我相信,2008年奥运村的升旗仪式中,我们的学生将成为最美丽的风景!”平谷特教学校张晓成校长对自己的学生充满了信心。

北京第三聋人学校全校师生在北京市率先表演了手语版《微笑北京》,通州培智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观自然博物馆、天安门广场,西城培智学校除每月举行一次小型运动会外,还会定期举办融合运动会,邀请社区的智障人士、手拉手学校的学生参加。

经过各特教学校教师的努力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帮助,这些特殊的孩子们同样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所掌握的技能回报给社会。像所有正常孩子一样表达了自己的奥运情节,向社区、向成年人宣传奥运精神,普及奥运知识。

挑战困难 自力更生

虽然孩子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和热情抒写着奥运情结,虽然他们有着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努力,虽然他们创造了众多的奇迹……但他们毕竟是一群特殊的弱势群体。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过程中,师生们还是遇到很多困难。

没有适合的奥林匹克教育教材是所有特教学校面临的一大难题。“普校的教材不能直接在我们的课堂上使用。”据通州培智学校张卫东校长介绍,教师们首先学习普校教材,然后再转化成适合培智学生学习的“特殊教材”。

据记者了解,目前,北京市中小学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主要教材是面对不同年级的《北京奥运会读本》,但是,这种教材却没有惠及到特殊教育学校。面对这一问题,各特教学校并没有简单的等、靠、要,而是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

平谷特教学校的教师们到新华书店购买了20本《北京奥运会读本》,“我们上课前发书,上完课还要收回来,再拿到下一班使用。”负责奥林匹克教育的殷秀清主任向记者介绍了20本教材的使用情况。“教材少,学生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又把书上的内容复印下来,通过投影仪展示给班里的学生看。”目前,随着学生们学习积极性的不断提高,张晓成校长已经组织教师们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编辑了一套适合本校情况的奥林匹克教育校本教材。

“没有教材,我们就带领孩子们到网上查阅和奥运有关的知识资料,”徐东生主任向记者讲述了顺义特教学校编写奥林匹克教育教材的途径,“我们请孩子的父母协助孩子到书店、图书馆查阅奥运知识,同时要求老师从网上下载一些资料,制作成奥林匹克教育课件,除了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授外,还要整理成文字稿发给学生。”采访中,记者一次次被特教学校教师们的责任感与执著感动。老师都在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去解决教材问题,有的教师为了准备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往往是先在网上查阅一二个小时,然后再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二次加工,用大半天的时间完成一个课件。

北京顺义特殊教育学校:在“情景剧”中宣传奥运

   在进行奥运宣传活动中,顺义特殊教育学校师生自编自导“情景剧”成为特教学校师生们宣传奥运文明礼仪的重要途径之一。校长侯亚军向记者介绍,顺义特教学校主要包括听觉障碍和智力障碍两部分学生,他们的生理缺陷直接影响了其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对书面语的意思不能够准确地把握,所以,通过肢体语言丰富的情景剧对学生(特别是听障学生)进行奥林匹克教育可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目前学校自编的“情景剧”有《树的成长》、《马路上的不文明行为》、《快乐的小马驹》、《五环美》、《小区建设靠大家》等。学生们还经常带着他们的情景剧到顺义大方职业学校、首都医科大学顺义分校等牵手学校进行表演,向更多的人宣传奥运文明礼仪知识。

该校德育校长孙瑞芬表示,“情景剧”已成为该校进行教育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每学期都要组织相关主题的情景剧展示评比活动。

平谷特殊教育学校:小小艺术团弘扬国粹

刚刚成立不久的“绿谷艺术团五团”是以平谷区特教中心的残疾学生为主的文艺团体。平谷特教中心校文艺队多次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并接受过市委书记刘淇、中残联主席邓朴方的亲切接见,现在这个校文艺队既被平谷区委、区政府命名为“绿谷艺术团五团”,又被北京市残联确定为“戏曲培训基地”。

拥有40多名小演员的艺术团,利用自己对文艺的热爱,将奥运教育融入其中。王淑敏老师带领聋生赵志华等6人编排了京哑剧《福娃迎春》、《激情似火》等节目得到了社会的好评,手语表演唱《让世界充满爱》、小品《酒后驾车的反思》等节目也都是为宣传北京奥运会而创作的。“开展艺术活动是对残疾孩子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更是全体学生展示才华、展示自我的良好平台。”张晓成校长说。

西城培智学校:编写特色教材

由于没有专门为培智学校编写的教材,所以,西城培智学校的老师就用自己的智慧结合学生们的实际编写了一套校本教材。

为特殊学生编写教材是一个大工程,普通学校编写教材的方法与程序并不适用于特殊教学学校,所以,教师们付出了更多的劳动与心血。

首先,学校成立了课题组,分节日、认识自己、我们的学校、食品与营养、社区、健康与生活、美丽的大自然、交通等10个主题分别编写。在编写过程中,老师进行了多次讨论与修改,有的课题甚至完全推翻了初稿而进行重新编写。为了让学生们感到亲切,教师们特别将学校的图片增加到教材中。

为了让学生进行完整地学习,教师们也做了充分的准备。例如在讲授“节日”这个主题时,教师主要选择了与孩子密切相关的节日进行介绍,哪些是传统节日,东方的有哪些,西方的有哪些,你熟悉的有哪些等等。

记者还发现,西城培智学校的校本教材设计得非常人性化,通过各种颜色来区分不同年级学生的用书:例如粉色是低年级的,绿色是中年级的,蓝色是高年级的。由于内容比较多,如果都让孩子背的话,就比较累,于是,教师们就把教材做成活页形式,即方便学生使用也便于替换新的内容。

北京第三聋人学校:首创歌曲《微笑北京》手语版

5月10日上午,北京第三聋人学校全校200多名学生在课间操后,集体用手语表演歌曲《微笑北京》。据北京第三聋人学校行政、德育副校长陈建功介绍,这是学生们在为北京市的模拟残奥会作准备。“手语版的《微笑北京》是我们三聋首创的,现在已经得到了北京市各大、中、小学的认可!”陈校长自豪地说。

据了解,4月底,北京第三聋人学校高一(1)班学生徐程程同学代表海淀中学生参加了海淀区“青春微笑迎奥运,和谐海淀做先锋”青春微笑使者评选活动。通过初赛、复赛和决赛,徐程程脱颖而出,成为了海淀区综合行业中的一名微笑大使代表。在这次活动中,徐程程作为特殊群体的代表,在活动中做了《用手语服务社会,用微笑传递爱心》的一分钟手语演讲,并且表演了古典舞《踏歌》。

徐程程同学作为手语服务志愿者,在庆典仪式上带动全场观众共同表演了手语歌曲《微笑北京》。她用优美的手语向全场的观众表示,将用自己最美的微笑迎接2008年奥运会的到来,并用手语为奥运奉献自己的力量。

北京通州培智学校:特别的教育工具——摄像机

“面对这些智力有残疾的孩子,要教会他们学习一项技能或记住一件事情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我们可以做到让他们随时看见自己的表现。”马月荣副校长强调着,所以记者看到,为了帮助孩子强化记忆,锻炼独立能力,通州培智学校的教师们几乎人手一个特别的教育工具——摄像机。

“在学生们参与各项活动时,我们的老师就用摄像机把孩子们的身影全部记录下来,包括他们当时说了什么,是怎么做的,还有居民们对孩子的评价等等。活动结束后,我们通过多媒体放给学生们看,孩子们可高兴了,对着屏幕指指点点,作为教师,我们也可以分享到他们的喜悦!”马校长这样描述着摄像机的“妙处”。

北京第三聋人学校的同学们在学唱“微笑北京”手语歌。

  顺义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在为残奥会作准备

特教故事

故事一:为社区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通州培智学校有一群年龄在15岁左右的大龄孩子,为鼓励他们回报社会,学校特意将他们组成职训组,组织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

作为班主任,赵红艳老师给记者讲了一个在4月19日发生的小故事:那天,职训组的学生们要到附近社区帮忙捡拾垃圾,清理小广告。“出发前,我就和孩子们说好了,如果需要帮忙就告诉老师,老师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你们面前。”

活动开始后,赵老师注意到,由于智力的问题,有些孩子还不能熟练地使用清扫工具,但他们做得非常认真,不仅用双手捡拾垃圾,而且用手指一点点地抠掉电线杆上的小广告,“有的孩子的手指都快抠破了,但他们仍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赵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孩子们的劳动热情很快便感染了周围的社区居民,“他们个个儿都很棒!”这是居民对孩子们的评价。“他们虽然不能明确地说出开展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为美化首都作贡献’,但他们心里却明白垃圾和小广告会破坏环境。”与这些单纯、善良的孩子们接触了很长时间的赵老师非常清楚孩子们的想法。

故事二:“我的梦想就是参加残奥会”

在顺义特教学校有这样一个小姑娘,15岁的她已经在全国游泳锦标赛听障组中取得了仰泳第五名的好成绩。

她叫单超,一个文静漂亮的小女孩,虽然是聋生,但她却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对体育充满了热爱。单超的梦想是参加2008年的残奥会,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她已经连续训练了五年!五年来,北京35中游泳馆、清华大学游泳馆、北师大的英东游泳馆都留下了她的身影。

再过两周单超就要参加中考了,但她并没有停止训练,据班主任胡玉凤老师介绍,每周六、日,单超都要从顺义的家自己坐公交车到北京四中的游泳馆参加训练。

透着灵气的小姑娘用手语告诉记者,她要上高中,上大学。同时,她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2008年残奥会志愿者,为来自世界各国的残疾朋友们服务。

故事三:孩子们放飞梦想的地方

在平谷特教中心有一群热衷艺术的少年。殷秀清主任常常被孩子们的热情所打动。

为了一场宣传奥运的演出,孩子们都在课后进行着紧锣密鼓的排练,可是智障生珊珊(化名)在演出的前一天发烧了。殷老师怕耽误孩子看病,赶紧把珊珊家长找来。但是,在演出的前一天珊珊出乎意料地回到了学校。她在家仅仅休息了一天!珊珊的母亲告诉老师,“孩子根本不在家里住,她说,她还要参加演出呢。”

据殷主任介绍,当时很多家长都来到会场观看自己孩子的表演。聋生小辉(化名)的父母离异,他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演出当天,两位60多岁的老人早早地就到了会场等着看小辉的精彩表演。当看到小辉表演的舞蹈、三句半等节目时,奶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故事四:车厢中的距离

“我们的学生更需要全社会的接纳和尊重。”通州培智学校马国荣副校长给记者讲述了一段她的亲身经历——

为了让学生们接触社会,近距离感受升旗仪式,学校决定带领学生们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当我们带着孩子们走进轻轨列车时,车厢里人比较多,座位上都已经坐满了乘客。但是我们有的学生因为身体的原因,不能长时间站着,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就主动和乘客说清原因,希望他们能给这些特殊的小乘客让座。

但让我们失望的是,很少有乘客能主动为这些孩子让座,我们有的教师就让孩子靠在自己的身体上,还有的教师继续一遍一遍向乘客解释,终于,好不容易有人让座了。但当我们的学生一坐下来,旁边的人立刻就把身体错过去,离我们的学生很远,仿佛不愿意挨着我们的学生似的。他们离我们的学生虽然只有一小段距离,但其实,在孩子们的心里是一条很大的鸿沟。

    通州培智学校的年轻教师胡玉强正在为“亲子同台、感受奥运”主题班会作准备

 

热点新闻

通知公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