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物院 >> 正文

【中国改革报】加强党建工作 创新中跨越发展

加强党建工作  创新中跨越发展

──访 党委书记刘木春

金秋时节,在党的十七大即将召开的前夕,记者来到位于京杭古运河源头的 。学院党委书记刘木春欣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谈起了学院如何加强党建工作,在创新中跨越发展的当代大学崛起之路。

是一所以经济学科为基础,以管理学科为主干,以物流管理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高等院校。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 作为国内最早开设物流专业的院校,为我国流通领域培养出大批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高级管理人才。学院作为教学科研基地,独立承担国家级课题并多次获奖。以其物流研究、教学以及人才培养的强大优势成为我国物流教育的杰出品牌。

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在指导高校科学定位过程中的深化和延伸,坚持科学发展,站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协调发展的高度,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规格;适应社会需求,突出特色,凸显优势,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科学定位   坚持特色兴校战略

采访中,刘木春书记首先向我们提到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坚持特色兴校战略的办学思路。 先后隶属于国家物资总局、物资部、国内贸易部,1998年划归北京市管理。由于隶属关系几经变更等原因,致使学校多年来办学思路、办学定位不够统一和明确,基础设施建设缓慢,教师队伍发展也跟不上形势要求。学院党委根据高校面临的新形势和首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组织了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定位和特色进行了认真分析、梳理和反复研究论证。形成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素质教育、特色办学的新型办学理念。明确了办学定位:学校发展立足北京,服务首都,面向全国;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标;坚持突出重点、兼顾全面、强化优势、办出特色的基本方针,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努力构建和发展以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为特色,以经济学科为基础,以管理学科为主干,以相关学科为支撑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努力建设规模适度的教学型财经类大学。形成结构相对完整、相互交融和支撑的学科体系。

围绕办学定位,学校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和目标: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力争使基础设施、师资队伍、学科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水平等主要办学指标进入市属高校先进行列。用十五年左右时间,把 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成为首都乃至全国的高素质物流人才培养基地、首都物流理论研究中心、首都物流政策与决策咨询中心。

刘书记讲到,发展定位问题就是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大学”的问题。它对高校发展战略的选择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是我国物流管理专业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者,现代物流管理和流通理论及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教学是学校的主要特色、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有了明确的科学定位,才能保证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教育与科技快速发展这样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学校党委的能力建设尤为重要。主要体现在领导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和作为上,体现在政治核心作用上。

大力加强班子建设 提高治校理教能力

提高学校领导班子能力,关键是要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领导学校和谐发展的能力。在实践中,我们坚持谋发展、议大事、管全局,注重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研究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中的重大问题。在谈到学院的党建工作时,刘书记这样对我们说。

记者了解到,在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得到有效落实,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相互协调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学校向心力、凝聚力前所未有,学院从体制到机制上通下达,政策贯彻顺畅,保障有力。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化解矛盾、谋划发展的能力得到加强。

学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构建和谐物院为目标,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努力提高治校办学能力。他们采取多种方式加强理论学习,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把握方向和统揽全局的政治素质,转化为推动教育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工作能力,转化为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转化为务实、清廉的优良作风。学校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人员结构不断优化,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的优秀中青年干部得到了选拔和任用。学院各级领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的能力、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推进学校改革创新和发展的能力都大大提高。各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勤政廉洁、团结高效、开拓创新、整体素质优良、成员优势互补的坚强领导集体。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

刘木春书记对我们说:学校管理是一门科学,要把学校管理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我们在努力提高治校和办学能力中,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加强,教职工党员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日益突出,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依法治校和民主办学稳步推进,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大德育格局初步形成。

学校已建立起各司其职的德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组建了德育教研室,搭建了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体系,大力推进的校园文化建设,已逐步形成思想理论课与专业课、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师队伍与学生工作队伍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工作体系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生动局面。

高校作为引领社会进步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担负着特殊的使命。坚持创新理念,就是要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营造创新氛围,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核心是提高学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构建现代化和谐校园。

以创新促发展   构建和谐校园

当今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创新的时代。“创新”演绎着前所未有的价值与内涵,创新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在 ,创新无处不在,科研创新、教育创新、管理创新、学术创新、人才创新……,不断建立和完善的创新体制和激励机制,使你深深感觉到学校在创新发展中的铿锵步伐。

谈到创新,刘书记充满了激情,他说,加强学科建设的创新是学校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根本着力点。我们不断建立和完善科研创新体制和激励机制,瞄准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汇聚学科人才,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加强学科基地建设,努力形成“三位一体”的学科建设载体和创新平台。我们发挥学校特色学科专业优势,在科研创新中突出研究重点,积极承担各类重大项目,有效提高了学术成果水平。

人才对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治校兴业,治教兴学,人才为先”。坚持人才强校,就要用创新理念育才、聚才、引才、用才。学院把人才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不断创新和完善人才使用制度,建立健全优秀人才选拔制度和激励机制,不断加强学术团队、创新人才、学术梯队建设,积极实施 “学术创新团队计划”、“拔尖创新人才计划”、 “名师”工程,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人才战略,加大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力度,在学校形成了重视人才、爱惜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注重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形成人人竞相成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崭新局面。

教育创新和管理创新也为学院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科和专业建设得到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扩展。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学科专业由过去的7个增加到20个,学院现在拥有1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和3个北京市品牌专业,成立了经济学院、物流学院和信息学院,建立了以物流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同时,广泛建立了与国内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开放办学模式,并积极探索与企业、行业组织合作办学的新模式,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第一使命。学校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更努力为社会主义事业源源不断地输送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品德高尚、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一代新人。刘书记对我们说,学院积极塑造大学精神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校风学风和教风建设。在构建和谐校园中,我们提倡求真笃实、科学严谨的学风和教风,弘扬厚德博学、笃行日新的精神,努力构筑学校文化特色和品牌。我们积极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深入开展“抓学风促校风”主题活动,以举办“百家讲坛”为载体,加强学术校园建设。以服务于“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为契机,大力弘扬志愿者精神。以推进素质教育为落脚点,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工程。以人文校园建设为目标,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近年来,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学术科技活动丰富多彩,有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认为,由共同的价值观凝聚起来的精神和谐和思想和谐,对学院的创新发展以及和谐校园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精神引领作用。

 

在 ,很多教师和学生都称刘木春为“讲实际的书记”。 刘木春讲实际,既体现在他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更表现在他在夯实的工作基础和带领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思维境界。

 在交谈中,“讲实际的书记”从世界知名大学的制度与理念,到中国大学的趋势与变革,从物资学院的基础与责任,到发展的前景与挑战,时而谈笑风生,时而神情沉静。“讲实际的书记”胸有蓝图,学院“十一五”目标:打好基础,推进结构调整;加强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把学院建设成物流人才培养基地、物流理论研究中心、物流政策研究中心,办成国际交流,国际供应与采购联盟……

不仅要加强外延建设,更要重视内涵建设……

一位大学党组织的负责人,以他缜密的思维和炽热的情怀,深深地感染着记者。

走进校园,便会感觉到扑面而来的清新和美丽,便会置身于充满激情与梦想的浓郁氛围,在这里,一种尽情碰撞、交流的氛围,充盈着整个校园,一种崇尚科学、锐意创新的精神风貌,在学院跃动蔓延。

放眼望去,一个强劲发展活力四射的现代化大学昂首阔步。

记者被这如诗如画的景色所感染,记者被刘木春书记的如痴如醉情感所感动。

记者离开校园的时候,是 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2007年10月8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正式开始对学院的考察评估。

相信学院会经得起考核和检阅。

相信评估会成为学院飞跃的新起点。

记者分明看到了全体师生接受检阅的严整队列,记者更感受到了整个校园迎接党的十七大的热烈气息。

                                        中国改革报记者  程晓晨 尹华

热点新闻

通知公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