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肖英 | 来源:新闻中心 | 发布时间:2007-08-16 | 浏览量:
不久前,首届“中国北京流通现代化论坛”在
国际交流中心举行,国内外流通领域的专家齐聚物资学院,共同探讨我国流通经济中的热点话题。
“要让流通现代化论坛的举办成为学校‘大树’建设的一部分,成为学校各项工作发展的助推器。”这是物资学院校长谭向勇举办此次论坛的初衷。在他的治校理念里,“大树”是指一所大学历史积淀的根本所在——大学精神的建设。任何一个学校都要有自己的品牌和传统。谭向勇认为,大学精神的建设需要长期的积累。有“大树”的大学意味着浓厚的学术氛围,意味着已形成了自己的精神传统。例如,想到清华,就让人想到其严谨的学风;提到北大,就会联想到兼容并包的学术文化;而哈佛大学墙上厚厚的苔藓都会向人透出不可言说的学校传统。
大学里的“树”,是其文化之根、历史之根的表征。没有“大树”的大学,其治学理念容易肤浅,会被利益与世俗所诱惑。“大树”是一个学校综合的东西配置在一起的一个表现,形成一种文化。可以说,一个学校的“大树”,体现着一种感情,一种境界,一种追求,一种传统,影响深远。
国际性、高水平流通论坛的成功举办只不过是到物资学院任校长才不足两年的谭向勇的“创新”举措之一。
2005年8月19日,谭向勇履新。他所面对的,是一个进入了发展“瓶颈”的财经院校。作为国内最早开设并恢复物流专业的院校,
以培养物资管理及相关领域高级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物资”这个颇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词也不再“时髦”。如何适应社会、创建学校特色、拓展学校的发展路径,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基于物资学院的物流专业特点,谭向勇敏锐地看到,物流领域所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不仅仅是物流配送,而且涉及到流通领域的各个方面。因此学校对物流的内涵进行了科学分析和拓展,把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等都作为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归纳到了物流领域,学校立意在这个大流通领域培养不同层次的专业化人才,包括本科生、硕士生,乃至博士生。
于是,把物资学院建设成为国内高水平的、为整个流通领域服务的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的目标清晰了。学校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今后,
要坚持以内涵发展为主,加快推进学校的改革发展步伐,力争用三个“五年计划”,把
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成为首都乃至全国的高素质物流人才培养基地、首都物流理论研究中心、首都物流政策与决策咨询中心,“立足北京,服务首都,面向全国”。
根据学校学科发展的规划,在谭向勇的主导下,物资学院重新调整部署了学科专业布局,将原有的院系进行优化合并,成立了经济学院、物流学院、信息学院三个二级学院。不仅构建和发展了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的特色,同时形成了以经济学科为基础,以管理学科为主干,以相关学科为支撑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为学校的下一步学科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学校大力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加强科研工作,制定了科研工作总体规划,明确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建立健全了科研管理制度,一举扭转了物资学院过去不重视科研的风气。
“大学之所以称为大学,是因为有大师。”为建设一支高水平、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谭向勇领导实施了“培养、引进、提高”的方针,即培养青年教师、引进高层次人才、提高现有教师水平。新引进的人才不仅优先安排住房,还提供相应的科研经费。优厚的条件引来了大批的博士前来应聘,2006年计划引进30名博士,有400多名前来报名,更有不少是放弃了国内知名高校的就职机会来到物资学院的。这批新人为学校的师资力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不仅带动了整体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还促进了现有的教师不断努力。“我的目的就是试图使我们的老师努力往大师的水平靠近。”谭向勇的下一步计划是保证每年引进30名博士,最终达到学校的教师学历层次的大幅度提高。
“大学还需要‘大楼’,也就是要把学校的基础设施做好。”谭向勇认为,一个学校的环境直接影响着人的行为,环境不美,人的行为也就不文明。于是,他一上任就开始大规模地整治校园,还亲自去现场察看,提出规划性意见。为解决学校办学空间严重不足和硬件设施薄弱的问题,谭向勇狠抓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上争取政府支持,下争取村镇的配合,上任第一年即通过征地、租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校园面积扩大任务。同时,学校还改造了教学楼、人文楼、迎宾楼和4栋学生宿舍,共计35000平方米,校园环境得到全面绿化和美化;实验楼被大规模地改造装修,第二教学楼建设也已通过北京市发改委的立项。这些工作大大缓解了学校办学空间不足的问题,改善了学生宿舍和办公条件,为学校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今的物资学院校园,绿意葱茏,规划整齐,新的教学楼、体育馆正在构建和规划中,教师的办公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每个人的工作都更加舒心了。
“大树、大师、大楼”的理念构建出一所大学的发展要素,而学科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学校管理建设,这4项举措犹如4把热情的火,点燃了久已沉寂的校园,点燃了校园里每一个人的激情,师生的精神面貌愈加昂扬向上,
驶入了和谐发展的快车道。(本报记者 赵正元)
http://www.jyb.com.cn/cm/jycm/beijing/zgjyb/2b/t20070812_104535.htm